摄影师姓名或ID:    密 码:     取回密码  摄影作者注册

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

·中文简体        ·English

·中国现代文学馆:一座没有围墙的文学展览馆  ·每周影人:云南摄影家戴永亮  ·优秀影人:四川摄影家柳欣  ·湿地——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  ·中国戏剧脸谱艺术  ·新疆罗布泊:亚洲大陆的“魔鬼三角区”  ·优秀影人:北京摄影家高延智  ·兴义鲁布革  ·优秀影人:北京摄影家付小波  ·著名藏传佛教寺院——沈阳护国法轮寺  ·优秀影人:北京摄影家——李国栋  ·中国现存最完整 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——颐和园  ·雪域天堂上高原玉带——尼洋河  ·黑龙江镜泊湖瀑布——中国最大的火山瀑布  ·北京郭沫若故居  
更多>>
看河南林州红旗渠
CCN传媒图片网 www.ccnpic.com  责任编辑:吴楠  

  红旗渠是林县人民的骄傲。

 

  看红旗渠就是体会“自力更生,艰苦奋斗”的精神。与其说是“看”红旗渠,改为“感受”红旗渠精神更为贴切。


  虽然时光已经过去了50年,当年的修渠民工,也有许多作古。但红旗渠精神永存,那记录下来的一串串数据将永远铭记他们的功劳。


  河南林县(现在称林州市)是个土薄石厚、水源奇缺的贫困山区。“水缺贵如油,十年九不收,豪门逼租债,穷人日夜愁”是旧林县的真实写照。“引漳入林”是林县人民多年的愿望。而红旗渠就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太行山上建成的大型“引漳入林”灌溉工程。


  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。总干渠长70.6公里,渠底宽8米,渠墙高4.3米,纵坡为1/8000,设计加大流量23立方米/秒,全部开凿在峰峦迭嶂的太行山腰,工程艰险。

 

  红旗渠从1960年2月开始动工,经过十年奋战,先后于1965年4月5日总干渠通水;1966年4月三条干渠同时竣工;1969年7月完成干、支、斗渠配套建设。至此,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基本形成。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万亩。


 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太行山上建成的大型“引漳入林”灌溉工程。据记载红旗渠工程总投工5611万个,共完成土石砌方2225万立方米。总投资12504万元,其中国家投资4625万元,占37%,社队投资7878万元,占63%。


  在严重自然灾害时期,修渠民工每人每天只有0.5公斤原粮,1.5公斤蔬菜,在艰难的施工条件下,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上,逢山凿洞、遇沟架桥,削平了1250个山头,架设了151个渡槽,凿通211个隧洞,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。总干渠长70.6公里,干渠、分干渠、支渠、斗渠共1500多公里,人们形容该工程是“劈开太行山”,建成了“人工天河”红旗渠。(CCN传媒图片网 吴楠)

(文章来源:CCN传媒图片网 龙家泽)
业务合作热线

电 话:52837246

E_mail:52837246@qq.com